據此計算,2022年內全國將建成超1000個“口袋公園”。“口袋公園”是面向公眾開放、規模較小、形狀多樣,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園綠化活動場地,面積一般在4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之間,類型包括小游園、小微綠地等。
按照此前的建設要求,“口袋公園”在選址上,要優先選擇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不足的區域。在設計和建設上,要注重保護原有地形地貌和大樹老樹,優先選用鄉土植物;充分考慮周邊群眾需求,增加活動場地,落實適老化和適兒化等要求。
正是基于“口袋公園”的惠民初衷,近年來,全國各地已開始陸續建設“口袋公園”,見縫插綠也為城市景觀提升貢獻了積極效果。不同于以往市民傳統意識中對諸如“街心公園”等城市小公園的概念理解,“口袋公園”增加了更多城市人文和后期開發的條件,包括增加城市景觀、綠色覆蓋、健身設施、商業設施等,都讓“口袋公園”的建設鏈條和外延有所延伸和擴大。
激發“口袋公園”的外溢效應也成為國家鼓勵興建過千個“口袋公園”的核心要義之一。據測算,全國僅按1000個“口袋公園”計算,總投資將高達50億—100億元。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業內專家認為,“口袋公園”背后其實擁有一個可觀的產業鏈,除直接投資外還可以提供數萬個就業機會,并能與周邊文旅、消費等產業融合發展,外溢效應顯著。
“按照每個‘口袋公園’zui小400平方米的標準建設,算上綠化面積、長凳雕塑等休閑設施、步道建設以及健身器材等綜合計算,少說也要500萬—600萬元的投資規模。”一家曾參與多個“口袋公園”建設的某建筑設計工程承包公司項目部負責人趙樹升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簡單算了一筆賬,“算上人工、物料成本以及轉包利潤,實際投入的資金往往超過這個數額。”
不難預計,全國各地興建超過1000個以上的“口袋公園”,帶來的規模和資金的乘數效應,將推動“口袋公園”建設搶占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新熱點。
中國人民大學發展中國家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彭剛對本報記者表示,城市公園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增加能夠實現為城市道路設施增綠、為市民活動增空間的效果,與此同時,由此帶來的投資增加和就業崗位的增加對穩增長而言大有益處。
“現階段通過創造更多需求,挖掘促投資、穩就業潛力需要政策制定上更趨細化。”彭剛認為,諸如“口袋公園”建設等看似從小處著眼,卻能帶來數以萬計就業增長和數十億元投資規模增長的模式值得鼓勵和推崇,“這對穩定有效投資和需求能夠帶來良好的示范效應。”
地址:
電話:
傳真:
郵箱:
Copyright © 湖北凱蒂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鄂ICP備20013232號-1